返回首页
无障碍服务机构   声明公示

如下为金融机构、产业机构关于生僻字改造、业务支持情况的自声明:

机构名称: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中信银行在人民银行科技司的指导下,于2020年4月行业领先完成了全行系统生僻字改造。目前,生僻字在中信银行核心系统、柜面及手机银行等全渠道畅行无碍,为各行各业解决生僻字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信方案”。2021年9月,基于中信银行生僻字改造成果,与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合作的“金融业生僻字开源项目”正式发布,正助力加速解决金融业生僻字问题,至2022年7月,“金融业生僻字开源项目”注册机构68个,注册用户169个。中信银行创新支持生僻字“一字多码”的行内户名比对与公安联网核查,极大地提升了相关生僻字客户的用户体验,赢得客户的口碑。

机构名称: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招商银行已完成52个双码字兼容处理改造,上线全字集字库、输入,完成联网核查全字集支持升级,网联快捷支付绑卡、信用卡还款52个双码字兼容处理。建立跨部门内部沟通机制,推动技术、业务互动,及时协助处理生僻字问题。并积极开展借记卡提现,借记卡代扣52个双码字支持,跨行转账(转入、转出)GBK外字全字集支持,贷记卡代发代扣全字集支持,信用卡全字集支持改造。

机构名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为优化生僻字问题,工商银行自2018年起开展业务系统汉字码制升级,并逐步扩充系统字库,于2020年底完成生僻字字库采购,共包含约7.5万字,全面涵盖公民开立二代身份证所使用的汉字。2021年工商银行完成系统适配升级,支持生僻字客户在柜面办理开户、存取款、汇款等常见业务,同时,逐步扩大支持业务种类和办理渠道。目前已支持在柜面、智能终端等渠道办理个人开户、存取款、转账汇款、信用卡、贷款、支付缴费、基金、债券、理财等业务,同时,正在开展手机银行、网银渠道业务试点,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线上渠道生僻字服务能力。

机构名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邮储银行积极参加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组织编制《金融服务生僻字处理指南》和《银行营业网点生僻字客户服务指南》等生僻字治理活动。我行2020年已完成应用系统字符集情况调研表,形成生僻字问题解决方案,制定了应用系统字符集基线。经过应用系统架构升级,2022年底完成《金融服务生僻字处理指南》和《银行营业网点生僻字客户服务指南》的贯标,提升我行客户服务水平。目前在推广《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GB18030-2022)。

机构名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本机构已解决大部分生僻字问题。

机构名称: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本机构已解决大部分生僻字问题。

机构名称: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本机构已解决大部分生僻字问题。

机构名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本机构正在积极推动生僻字系统改造,并取得一定进展。

机构名称: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本机构正在积极推动生僻字系统改造,并取得一定进展。

机构名称:嘉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声明:2021年9月23日
声明内容:本机构正在积极推动生僻字系统改造,并取得一定进展。

机构名称: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 首次声明:2022年8月9日
声明内容:为持续推进金融业生僻字治理工作,有效解决生僻字调研过程中生僻字集覆盖少、寻找生僻字客户难等问题,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创新研制金融信息系统生僻字模拟接入专用工具。该工具可直联被调研机构测试系统、按需配置生僻字集、模拟生成生僻字客户身份证信息,从而替代其原有身份读卡器,达到与读取真实生僻字用户身份证同样的效果。 同时,为了进一步适配市场上不同类型的身份证读卡设备,该工具还提供更改VID、PID配置以模拟不同厂商的身份证读卡设备。目前该工具已在多家商业银行完成试点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反馈。未来,重庆国金认证将以此为基础,扎扎实实,助力发现金融业生僻字治理共性问题,助力制定有针对性、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在金融业生僻字治理上不断贡献重庆国金力量。